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章 迁都的争论

他说道:"儿臣资历浅薄,现在就监国,恐怕有些力不从心。有些要紧的事,还是需要父皇亲自办。"

朱标问道:"是什么事?"

"迁都!"

元末大战,北平惨遭蹂躏,城池残破无比,到处断壁残垣,直到洪武二十七年,北平地区的人口才增长到十九万户,田亩六万多顷。

朱标说道:"迁都北平,首先要疏通大运河,使得南北漕运畅通无阻,不然,南方物资难以运到北方。"

京杭大运河始凿于隋炀帝,以洛阳为中心,沟通南北。

元朝又开凿济州河、会通河与通惠河三段河道,使运河不再绕行洛阳。

但会通河开凿不久,即出现了水量不足、航运受阻的情况。

到洪武初年,会通河年久失修,彻底荒废了。

为了向北方运粮,明朝只得走海路。海上风大浪急,经常出现船毁、人亡、粮翻的惨剧。

除此之外,海上运粮船常遭倭寇和海盗的袭扰,损失惨重。

会通河全长近五百里,疏浚工程耗费繁巨,初步推算,需银四百万两

如今东倭北虏都挺消停的,朱元璋也想了了这一心愿,说道:"那就修河。"

朱标道:"儿臣提过,但大臣们不赞同,说是太扰民。"

对于修河,朱元璋也是心有余悸的,数十万精壮民夫聚在一起,若是别有用心的人在其中煽动,后果不堪设想。

元朝灭亡很多原因,贾鲁修黄河就是其一;

隋朝灭亡很多原因,最大的一是征高丽,二是修运河。

朱允熥接着:“这是官员们因循守旧,得过且过的借口,河运不通,如同经脉堵塞,怎么能置之不理。”

朱元璋沉思片刻,道:“允熥所言甚是。此事交由你二人负责。”

第二天上朝,朱标再次提出疏浚大运河,以及重建北平城的计划。

刘三吾是个人精,立即问道:"市井间谣言纷纷,说朝廷有迁都北平的打算。请问陛下,是不是这么一回事?"

朱标和朱允熥原计划事先不声张,而采取温水煮青蛙的办法,造成既成事实之后,逼群臣接受。

但这么大的事,根本瞒不住。

朱标没有说话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