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8章 教育改革开始实施

又经过几日的深入讨论,终于,大明全国教育改革的方案出炉了。

自九月初一开始,教育部和工部即受命往各地派遣官员,监督各省建造学校,由以被收拾最狠的南直隶各府最为积极,一时间大江南北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建筑高潮。

朱祁镇甚至下令,各省各级官员这几年年终的考核以校舍建造数量、孩童入学率为重要考核标准,但凡有官员执行不力或干脆敷衍了事的,直接罢官,永不叙用,并革除一切功名,家族三代以内不得参加科举。

在如此高压下,各地百姓惊奇的发现,以往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居然都不在府衙办公了,一个个化身为和蔼可亲的大叔,他们走街串巷,礼貌的敲开一家家百姓的门,进门就和颜悦色的介绍起新式学校的好处,并且允诺如果家中孩子今年入学,就可以奖励大米一斗,而且入学后半年成绩优异的孩子,第二年家中丁税全免,不仅如此,他们还拿出盖着官府大印的宣传单当场解释起来,入官学好啊,入了学你家孩子不仅不用交钱,学校每日还免费管两顿饭,每年还发统一的服装。

起初很多百姓觉得官府是忽悠人,都在观望。结果在有胆子较大的百姓真的让孩子入了学,领到了免费的大米后,消息一传十十传百,各地居然掀起了入学的高潮,不仅男孩子可以入学,女娃还有专门的女校,但是女孩子只能上到中学,且毕业后不能参加大学考试。

这其实不是朱祁镇故意为之,毕竟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后世那么开放,始终觉得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若是女人都能登堂入室考科举了,那不乱套了嘛,当时朱祁镇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时,不约而同的遭到了内阁和六部的反对,甚至有大臣联名泣血上书,说自古即是男尊女卑,若是女人也可考取科举,那不就成了牝鸡司晨,简直是道德沦丧,而且他们还表示若是皇帝不收回成命,他们就撞死在午门。

朱祁镇看完这些引经据典、情真意切的奏疏后,也表示无可奈何,这就是现代人和古人的代沟,没办法啊,朱祁镇也只好修改了入学条件,女孩子可以读小学中学,但毕业后无法考取大学。

当朱祁镇看到各地的报喜的奏疏以后,乐的嘴都快扯到耳后了,可当他又看到各地奏请拨款的奏请后,脸色又变的吝啬起来,前期拨款一千万两,按照目前各省上报的数字,需要重新建造约八千多所小学,三千所中学,至于大学,因为学科的分类,建造成本更大,数量虽然只有二百多所,可一建造一所大学的费用堪比十所小学的费用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